新突破!我国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已累计约12万亿美元

2022.10.05

9月29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新闻发布会 ,介绍我国深化改革开放有关情况。

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、委新闻发言人孟玮介绍称,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,在更大范围、更宽领域、更深层次上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。同时,以共建"一带一路"为重点,推动企业稳步"走出去",境外投资发展迈上新台阶,国际合作新优势加快培育。

一是利用外资水平不断提高。截至2021年底,累计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超过2.6万亿美元。同时,支持企业合理使用国际资金,有力支持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
二是企业"走出去"迈出坚实步伐。境外中资企业从2012年末近2.2万家增长到超过4.5万家,境外投资存量从2012年末0.5万亿美元增长到超过2.7万亿美元,促进了我国与东道国互利共赢。

三是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构建。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,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全面实行。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顺利起步。全面建成国际贸易"单一窗口"并覆盖全国所有口岸,贸易便利化水平大幅度提高。

四是共建"一带一路"成果丰硕。以基础设施"硬联通"为重要方向,以规则标准"软联通"为重要支撑,以同共建国家人民"心联通"为重要基础,取得了实打实、沉甸甸的成就,提高了国内各区域开放水平,拓展了对外开放领域,推动了制度型开放,构建了广泛的朋友圈,探索了促进共同发展的新路子,实现了同共建国家的互利共赢。

关于《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》推进状况

今年上半年,党中央、国务院发布了《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》。关于这项工作的推进情况,国家发展改革委体改司副司长蒋毅介绍称,市场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运转基础。按照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各方面共同努力推动我国市场体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。

一是市场规模效应进一步凸显。经济总量由2012年的53.9万亿元上升到2021年的114.4万亿元,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.6亿户。

二是市场基础制度持续完善。

三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深入推进。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不断深化,劳动力和人才流动渠道进一步畅通,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持续加强,技术和数据要素市场稳步发展。

四是市场环境和质量明显提升。营商环境全球排名从2013年的第96位跃升至目前最新的第31位,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十年前的第34位提升到现在的第12位。

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一项系统工程。下一步,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各地区各部门,按照党中央、国务院部署,一方面,坚持目标导向,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,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,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,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,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,压茬推进统一市场建设。另一方面,坚持问题导向,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,进一步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。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,科学把握好市场规模、结构、组织、空间、环境和机制建设的步骤与进度,确保各项重点任务落到实处,见到实效。

关于共建"一带一路"总体进展

2013年,习近平总书记开创性地提出了共建"一带一路"的宏伟倡议。9年来,共建"一带一路"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,坚持开放、绿色、廉洁理念,努力实现高标准、可持续、惠民生目标,取得了实打实、沉甸甸的成就。国家发展改革委开放司副司长张明介绍称,一是共建朋友圈不断夯实。9年来,共建"一带一路"不断巩固扩大合作范围。截至目前,我国已与149个国家、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合作文件。共建"一带一路"已先后写入联合国、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机制成果文件。

二是设施互联互通不断深化。9年来,共建"一带一路"互联互通稳步推进,一大批重点合作项目落地生根。中老铁路实现全线开通运营,客货运输量稳步增长;匈塞铁路塞尔维亚境内贝诺段顺利通车;雅万高铁最长隧道实现全隧贯通;瓜达尔港具备了全作业能力,正在成为区域物流枢纽和临港产业基地。中欧班列开辟了亚欧陆路运输新通道,为保障国际供应链产业链稳定畅通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
三是经贸交流与合作不断发展。9年来,共建"一带一路"国际市场不断开拓,实现了各国互利共赢发展。截至2022年8月底,我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累计约12万亿美元,对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超过1400亿美元。我国已累计与30多个共建国家和地区签署"经认证的经营者"互认协议,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。

四是新兴领域国际合作不断拓展。9年来,共建"一带一路"深化数字与创新国际合作,打造了一批创新合作的新亮点。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抗疫协作,与共建国家开展疫苗生产合作,为支持发展中国家抗疫作出积极贡献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,印发实施《关于推进共建"一带一路"绿色发展的意见》等政策文件。

五是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不断完善。9年来,共建"一带一路"投融资渠道不断拓宽,逐步建立起多元、稳定、可持续的"一带一路"投融资体系。《"一带一路"融资指导原则》《"一带一路"绿色投资原则》有效拓展了与共建国家资金融通。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(CIPS)业务量、影响力稳步提升。

六是人文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。

关于健全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体系

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副司长牛育斌介绍称,在加强价格监测预警的基础上,着力健全保供稳价体系,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:

一是提升本地自主保障能力。

二是促进产销衔接流通顺畅。推动主产区和主销区之间强化跨区域合作,开展联保联供。畅通产地采购、道路运输、终端配送各环节物流。指导各地采取减免批发市场进场费等措施,努力降低流通成本。

三是增强储备调节能力。建立成品粮油、猪肉、北方城市冬春耐储蔬菜等储备并充实在库,发挥储备调节作用,及时投放储备,保障供给。

四是保障终端市场供应。指导大中城市发挥骨干流通和零售企业作用,提升市域配送能力,确保终端市场货源稳定、货架充足。鼓励地方积极建设平价商店、惠民生鲜超市等,开展平价销售,稳定市场价格。

五是切实做好兜底保障。多次完善价格补贴联动机制,扩大保障范围,加大补贴力度。

经过各方面努力,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:一是调控机制逐步完善。二是重要民生商品量足价稳。三是物价总水平在合理区间运行。

关于境外投资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的作用

国家发展改革委外资司副司长夏晴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,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企业按照市场化商业化原则开展境外投资,在参与国际经济循环、促进国内大循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,主要体现为"四个促进"。

一是促进产品、服务、技术、品牌、标准"走出去"。2013年至2021年,境外投资累计带动出口超过1.1万亿美元,境外中资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7万亿美元。

二是促进初级产品供给。我国企业与外方合作开发石油、天然气、铜、铝等矿产资源,扩大了全球初级产品总供给,为维护大宗商品市场稳定、保障能源资源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。

三是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衔接。我国企业与外方共商共建基础设施,深化国际产能合作,共同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。中老铁路建成通车,雅万高铁建设稳步推进,巴基斯坦瓜达尔港、阿联酋哈利法港等境外合作港口稳健运营。

四是促进我国与东道国共同发展。我国企业通过境外投资获取资金收益,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和利润汇回。近几年,多数境外中资企业实现盈利或盈亏平衡。

关于推动共建"一带一路"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

国家发展改革委开放司副司长张明表示,下阶段,各方将坚定不移推进共建"一带一路"高质量发展,要扎实推进8方面重点任务,共同绘制好精谨细腻的"工笔画"。

一是着力强化统筹管理。凝聚形成共建"一带一路"强大合力。

二是着力巩固合作基础。深化互联互通,完善陆、海、天、网"四位一体"互联互通布局;深化贸易畅通,继续扩大三方或多方市场合作,开展国际产能合作;深化资金融通,深化人文交流等。

三是着力拓展合作新空间。适应全球发展更加强劲、绿色、健康的新要求,稳妥开展健康、绿色、数字、创新等新领域合作。加强抗疫国际合作,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,深化生态环境和气候治理合作,发展"丝路电商",实施好科技创新行动计划。

四是着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。加快完善各具特色、互为补充、畅通安全的陆上通道,优化海上布局,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有力支撑。加强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衔接,推动来源多元化。

五是着力优质打造标志性工程。建设一批重大合作项目,加强统筹谋划,形成更多接地气、聚人心的合作成果。切实保障中欧班列运行通道畅通。

六是着力全面强化风险防控。

七是着力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。

八是着力加大跨境反腐力度。

分析 主题
文章
2022.11.11
从瑞典的鱼到瓦努阿图的大学:中国投资的地方和多少

中国赢得了"世界第二经济体"的美誉。该国在过去几十年中表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经济增长,并通过在世界各地投资数万亿美元来扩大其影响力。

源:
文章
2023.10.31
2023海运回顾

面对COVID-19疫情后的趋势、2021-2022年全球供应链中断的后果、集装箱运输市场形势恶化,以及乌克兰冲突造成的海运和贸易结构的变化,海上运输仍在运行。